中國大陸境內個自由貿易區是如何誕生的,汽車業對外開放從哪里起航,上海浦東開發區有哪些改革開放40年來,一批又一批具有原創性的改革開放措施閃耀著*精神的光芒。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澎湃新聞6月22日起推出專題報道,展現40年來的改革開放標志性*案例。
你可知道,絢麗極光、七彩霓虹,以及大千世界肉眼可見的任何“光”,都只是電磁波家族極小的一部分。但在上海浦東,一臺碩大的同步輻射光源裝置(第三代),猶如一臺超級X光機和顯微鏡集群,支持科學家探索肉眼難見的微觀世界。這臺裝置,就是科研界享有赫赫威名的“上海光源”,由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向國家申請建造,是我國大陸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澎湃新聞記者從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獲悉,光波具有衍射現象,在利用光來探測物體和分辨物體時,光的波長應當與物體的大小或物體之間的距離相當或更短。因此,科學家為了探索微觀世界,需要選用更短波長的光(如X射線);而要穿透微觀世界的黑暗,就需要更加明亮的光。
同步輻射光讓這些科研需求成為可能。也因其一系列*而優異的性能,被科學家稱之為繼電光源、X光源和激光光源之后,第四次為人類的文明帶來革命性推動的新光源。比如,寬譜:波長范圍寬,從遠紅外到硬X射線連續可調,可根據不同需要選取相應波長的光。高強度和高亮度:是X光機的上萬到上億倍,大大提高研究能力和效率。優良的脈沖時間結構:有特定的脈沖寬度和脈沖間隔,能為微觀世界變化過程的研究提供準確可信的數據。而上海光源工程,是我國迄今為止建成的用戶多的大科學裝置和多學科研究平臺,在52個月內完成了設備研制、工程建設和調試調束,順利投入試運行,于2010年1月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上海光源具有建設超過40條光束線站的能力,每年可容納上萬名不同學科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日以繼夜地工作在各自的實驗站上,開展物理、化學、生命、材料、環境、地質等眾多學科的前沿基礎研究,以及微電子、醫藥、化工、未加工等高技術的開發應用研究。上海光源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不勝枚舉。